服务走在监管前:淄博式执法的柔与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 胡允鹏 通讯员 张沛法
雨后初晴,洒进会议室的阳光,舒展了吴军紧锁多日的心头。
2025年6月20日,淄博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王唯丽与张宏峰在这片澄澈的晴光里再次登门,不是“执罚”,而是“送服务”。
摊开厚厚的的政策汇编,两人对着《淄博市市场监管领域经营主体轻微违法容错纠错免罚轻罚办法》(下称《办法》)向吴军逐条讲解,手把手指导相关注意事项。
整整一个上午,你来我往的解疑答惑中,曾经那份几乎令吴军窒息的“罚款阴霾”,已被雨后清朗的“淄博式执法”所释放的融融暖意所驱散。
从“执法者”到“服务者”,上述情形背后,是淄博市场监管局执法理念的转变:细化标准与强化监管双管齐下,当“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取代曾经的“一罚了之”,市场监管在治理进阶中也发挥着更大效能。
一年来,淄博以“服务走在监管前”为理念,以“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为主线的改革探索,正在营商环境中不断传递,许多企业也在容错纠错的柔性机制和执法者的温度服务中焕发生机。
容错纠错
经营中的“小过错”,极可能让企业在可能面临的处罚中濒临倒闭。
去年,吴军经营的医药公司在抖音直播销售益生菌产品时,宣称产品具备“改善便秘、调理肠胃、减肥”等预防、治疗疾病功效,但却无法提供任何证明材料。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该行为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可能面临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